图片展示
图片展示

威海打造海上“金山银山”

作者:威海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,城市规划,建筑设计,规划设计 浏览: 发表时间:2021-12-11 11:32:57

和大天鹅一起“飞”来的,还有国内外的游客,随之引发了吃、住、行等一系列衍生消费。村民于海洋经营着一家渔家乐,一年下来仅接待写生团就超上百个,每年大约能有15万元的收入。“大天鹅来荣成的原因有很多,不过海草的作用功不可没。”

  一棵海草,能有什么“魔力”,可以让大天鹅不远万里,每年从遥远的西伯利亚、内蒙古地区飞来?原来海草不仅可以固碳,还是大天鹅越冬栖息的主要食物。

  近几年,随着威海对鳗草人工培育繁殖、幼苗培育、非破坏性高效移植、海草床培育技术等持续研究,进行海草床修复与系统重建,海草床在荣成天鹅湖、东楮岛等海域不断蔓延。因此,每年冬天到荣成越冬的大天鹅数量越来越多,摄影、绘画、科普、民宿等“天鹅经济”也愈发风生水起。而这,也正好契合我市发展蓝碳的初衷:将海洋生态产业化。

  发展蓝碳事业,威海起步早投入多,从政策和制度设计入手,激发各区市丰富海洋生态产品的积极性,鼓励开展“蓝色海湾”“南红北柳”“生态岛礁”等修复整治工程,扩大海草床修复规模,营造海洋碳汇生境;支持建设耐盐经济作物种源繁育基地,利用盐碱荒滩种植碱蓬和柽柳等,建成海岸“蓝碳森林”;推广海水立体综合养殖,充分发挥海水养殖业特别是藻类、贝类养殖的固碳储碳功能,扩大渔业碳汇量。目前,海洋生态环境已得到极大改善。但是,目的显然不止于此。如何发展海洋生态之上的“生态经济”,将海洋生态产业化,是我市推进蓝碳工作的另外意义所在。

  海洋生态与海洋产业如何融合发展?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命题。威海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坚守碧海蓝天,通过渔业碳汇巩固海洋生态发展成果,助力海岸带生态资源修复。海洋产业在良好的资源环境下蓬勃发展,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,相辅相成相生共荣。有数字统计,威海贝藻等碳汇渔业产业种养殖量在逐年提升,今年预计贝类产量将达130万吨、鲜藻类将达220万吨,年增速超10%。

  蓝色碳汇变现,是碳汇植物可持续生长的重要手段。这就需要我市持续探索,在国内国际形成统一共识。

  11月28日,随着围隔海上实验平台在万亩海带养殖码头下水,不仅水面上激起涟漪,海洋监测探测装备产业也跟着起了波澜。

 平台下水,将为监测海带栽培、养殖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有效碳汇的相关数据,这也是海带等大型藻类进入海洋碳汇交易的第一步。这意味着,无论是采集数据还是监测栽培,都离不开高精尖的海洋监测探测装备的助力。

  眼下,双丰物探研发的水听器和双检检波器远销欧、亚、非及拉美等40多个国家,未来机器人研发出世界第一台成功商用的海底探矿采矿机器人,北洋集团光纤海洋水声探测系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,智真海洋科技在全球水下自主机器人竞赛中打破美国和加拿大20年垄断冠军的历史。

  在可以预期的未来,随着威海蓝碳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,海洋牧场上的海带等海藻资源、贝类资源,也将迈出采集数据的步伐,海洋监测探测装备产业将迎来“高光时刻”。

  有详实的数据做支撑,威海的海藻、贝类、湿地盐生物种将不仅可以卖产品,还可以通过蓝碳交易系统,换来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。




 

        威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  版权所有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本站支持IPV6              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技术支持:创业网络服务       
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